科普知识-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1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1-15   浏览:

科普知识-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1

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宣传手册

编制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

锦州市畜牧兽医局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畜产品总量大幅度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畜产品市场正在从只重视畜产品的数量,向畜产品品质尤其是安全性转变,对畜产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近几年来我国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瘦肉精,链球菌、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影响极其恶劣,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解决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畜牧兽医工作的当务之急。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残留及物理危害,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标签及安全教育等问题。畜产品来源于动物,受各种污染的机会很多,其污染的方式、来源及途径是多方面的。在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均可能出现污染。目前影响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四个主要因素,即饲料原料因素、兽药残留因素、动物疫病因素和养殖环境因素。

为了保证畜产品质量及人们食用安全,保证畜产品卫生,防止各种药物残留,确保锦州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锦州市畜牧兽医局联合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因此编写本宣传手册。本手册包括4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瘦肉精的药理作用和毒害作用以及对人的危害;第二部分介绍兽药的应用和兽药残留与危害;第三部分介绍养猪生产技术;第四部分介绍蛋鸡生产技术。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因此肯盼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节瘦肉精

第二节兽药应用常识

第三节养猪生产技术

第四节蛋鸡生产技术

第一节瘦肉精

瘦肉精一类动物用药的统称。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动物脂肪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瘦肉精让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

瘦肉精残留引起中毒事件最早发生在西班牙,1989年10月至1990年7月间暴发因食用牛肝引起135人中毒,这次中毒事件发生于食用牛肝后的30min至6h,最长持续至40h,共有43个家庭中91 %成员受到影响,在食用的牛肝中发现盐酸克伦特罗含量达160-291μg/kg。1997年上半年,香港17人因食猪肺汤,出现手指震颤、头晕、心悸、口干、失眠等症状,经调查,这是由于猪肺中残留的瘦肉精所致。

一、基本信息

1、名称:瘦肉精;克伦特罗;盐酸克伦特罗;盐酸双氯醇胺;克喘素;氨哮素;氨必妥;氨双氯喘通;氨双氯醇胺、NAB365。

化学名称:2-[ (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3,5-二氯苯甲醇盐酸盐。

2、理化特性

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本品化学性质稳定,一般的加热方法不能将其破坏,加热到172℃时才能分解。

3、化学结构:盐酸克伦特罗为儿茶酚胺衍生物。(儿茶酚胺-拟肾上腺素药)

分子量313.7kDa

分子式:C12-H18-Cl2-N2-O

盐酸克伦特罗化学结构:

二、药理作用

盐酸克仑特罗是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之一,是一种强效激动剂,有强而持久的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常用其盐酸盐制成片剂或膜剂,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又称克喘素、氨哮素。加入金洋花制成的气雾剂称喘立平气雾剂。

盐酸克仑特罗能够和大多数组织细胞膜上β-受体,特别是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和细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cAMP又作为第二信使,引起细胞产生一系列变化:导致气管、支气管和血管的平滑肌松弛,骨骼肌收缩,过敏介质释放减少,并增加呼吸道纤毛运动,促使痰液排出。常用于防治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胃肠道吸收快,作用快,作用维持时间持久;人或动物服后15~20min即起作用。2~3h血浆浓度达峰值,作用维持5h以上。主要分布于肝脏,在肝脏中去甲基后从尿中排出。肌肉中含量较肝脏低很多。CL在血中含量很低,而在尿中含量很高,人口服治疗量20~40μg,在血中浓度低于0.15ng/ml,而尿中最高浓度达10~20ng/ml,48h后尿中浓度下降至1~2ng/ml。

三、毒性作用

克伦特罗能激动β2-受体,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强而持久的扩张作用。口服后较易经胃肠道吸收。作平喘药口服成人20-40μg/次,3次/日;儿童5岁以上5-20μg/次,3次/日。

人(女性):经口TDL0(人经口最低致死剂量):4.6mg/kg。

动物:小鼠、豚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分别是27.6mg和12.6mg。

猪:CL作为营养重新调配剂常常采用混饲给药,以1~3mg/kg饲料饲养猪1~3个月,可造成药物蓄积,主要蓄积于内脏(肝脏、肺脏)、毛发、视网膜。在肝脏中去甲基后从尿中排出,肌肉中含量较肝脏低很多。体内留存时间较长,造成药物残留。

残留时间:用药以后1d内CL可出现在尿及身体各器官中,在肝脏中可保留数天,但在视网膜组织中至少可保留5个月。

吃了“瘦肉精”的猪,其肉在色、味上无特别之处,人们靠肉眼无法辨认。

四、养殖业中的应用

瘦肉精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开始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增加瘦肉率,但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大量(5~10倍治疗量)使用盐酸克仑特罗,可以重新分配脂肪与肌肉的比例,故又称营养重新调配剂。它用量大、使用的时间长、代谢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这个残留量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使人体渐渐地中毒,积蓄中毒。如果一次摄入量过大,就会产生异常生理反应的中毒现象,因此而被禁用。国内养猪户不顾农业部的规定,为了使猪肉不长肥膘,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了猪肉的瘦肉率,提高畜牧生产效益,被称为“瘦肉精”。

五、瘦肉精中毒症状

过量使用“瘦肉精”,可引起动物中毒,特别是猪有如下病症。

临床症状:初期进食减少,腿脚无力;症状加重以后,严重减食,体重下降,肌肉颤抖。或肌肉萎缩,卧地不起。浅表血管扩张,前肢屈曲,后肢僵直,不能起立,瘫痪,直到死亡。

病理变化:无特征病变。但是可以发现:病死猪因为卧地不起,着地部位损伤感染化脓,关节肿胀;心肌松弛,肺气肿,肝脏、脾脏、淋巴结充血,肾上腺体积缩小,卵巢囊肿,胃脏膨胀,髂动脉增粗。

显微变化:神经系统的特征:大脑神经原变性、坏死,出现噬神经元现象,胶质细胞增生,血管淤血,有软化灶。小脑普金野氏细胞坏死消失。脊髓白质脱髓鞘,灰质神经元皱缩。心肌纤维变性、肌纤维溶解。骨骼肌肌纤维溶解,出现坏死灶。脾脏白髓减少,鞘动脉闭合。淋巴结淋巴组织萎缩,间质增生。血管内出现血栓,血管平滑肌变性。肺脏气肿,肝脏细胞肿胀,细胞核浓缩。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小球坏死,肾小管内出现蛋白尿。胃壁神经节细胞空泡化,坏死。

六、瘦肉精残留对人的危害

人食用含瘦肉精较高的动物组织后15min~6h内出现症状,症状持续90min~6d。症状可逆。按中毒量20μg计算,食用猪肝80~100g即可中毒。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

2、瘦肉精中毒能让人产生“特别”的兴奋。原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

3、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引起低血钾,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4、肌肉震颤,肌痛;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闷、面部潮红。

5、反复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

6、代谢紊乱,能引起血乳酸、丙酮酸升高,并可出现酮体。糖尿病人应用这一药物应注意可能会引起酮中毒或酸中毒。

对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前列腺肥大的人有生命危险。也有专家认为,长期食用,有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瘦肉精”有可能使人体致畸致癌。

急救治疗

1.口服后即洗胃、输液,促使毒物排出。

2.在心电图监测及电解质测定下,使用保护心脏药物如6-二磷酸果糖(FDP)及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七、识别和预防

识别方法

一看:看猪肉脂肪(猪油)。一般含瘦肉精的猪肉肉色异常鲜艳;生猪吃“药”生长后,其皮下脂肪层明显较薄,通常不足1厘米,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后臀肌饱满突出,脂肪层非常薄,两侧腹股沟的脂肪层内毛细血管分布较密,甚至充血。

二察:观察瘦肉的色泽。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颜色为鲜红色,纤维比较疏松,时有少量“汗水”渗出肉面。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肉上没有“出汗”现象。

三测:用PH值试纸检测。正常新鲜肉多呈中性和弱碱性,宰后1小时PH值为6.2-6.3;自然条件下冷却6小时以上PH值为5.6-6.0,而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则偏酸性,pH值明显小于正常范围。

四购买: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预防方法

1、控制源头,加强法规的宣传,禁止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

2、加强对上市猪肉的检验。

3、消费者购买猪肉时要拣带些肥膘(1-2cm)的肉,颜色不要太鲜红,猪内脏因瘦肉精残留量多不宜食用。

八、检测方法

GB/T 5009.192-2003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瘦肉精)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GC-MS法优点是把色谱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和质谱高灵敏度的定性分析有机合起来,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更高的检测极限。另外,GC-MS法与HPLC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因此,我国将GC-MS法定为检测CL B的确证性方法(NY/T468-200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适合测定热不稳定和强极性的β-激动剂及其代谢产物,而且,HPLC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MS)等系统联用,容易实现分析过程的自动化。目前,我国已将HPLC法作为检测CLB残留的半确证性方法,最低检测限范围为1~15ng/g,其优点是专属性好、选择性强、检测精确度较高,而且假阳性率低;缺点是样品处理时间长,检测过程烦琐、难于操作,需贵重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利用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的高效催化作用,通过化学方法将植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克伦特罗(CL)结合,形成酶偶联克伦特罗。将固相载体上已包被的抗体(羊抗兔IgG抗体)与特异性的抗克伦特罗抗体结合,然后加入待测克伦特罗和酶偶联克伦特罗,它们竞争性与克伦特罗抗体结合,洗涤后加底物,根据有色物的变化计量待测克伦特罗量。若待测克伦特罗多,则被结合的酶偶联克伦特罗少,有色物量就少。用目测法或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克伦特罗含量,比色的最佳波长为450nm,参比波长应大于600nm。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HPLC-MS/MS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肌肉和内脏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残留量的检测。

试样中的药物残留采用pH5.2的乙酸铵缓冲液提取,同时加入β-盐酸葡萄糖醛甙酶-芳基硫酯酶进行酶解后,提取液经C18和SCX双SPE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