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硕士生培养 > 正文

微生物学硕士点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1-14   浏览:

微生物学硕士点为理学门类中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我院微生物学硕士点获批时间为2010年,微生物学科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特性、致病途径、致病力、传播流行和免疫特性以及病原体与环境、与机体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分子病毒学、动物细菌学与免疫、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些重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免疫学、诊断与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现有导师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1人,有辽宁省杰出青年畜牧兽医专家1人。

一、研究方向及带头人

(一)分子病毒学

带头人:马鸣潇,副教授。主要开展新发毒性传染病、常发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分离鉴定、毒种库建立、分子遗传信息库的建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分子生物特性以及病原体间相互作用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病毒性传染病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和治疗性生物制剂研发等。

(二)病原微生物发病机制

带头人:周铁忠,教授。利用现代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特性、致病途径、致病力、传播流行和免疫特性以及病原体与环境、与机体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病原微生物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和控制方法奠定基础。

(三)人畜共患病与公共卫生

带头人:刘孝刚,教授。主要开展针对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些重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免疫学、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

(四)动物细菌学与免疫

带头人:曲祖乙,教授。针对动物细菌学与免疫的研究现状,对单核细胞增性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布鲁氏菌和链球菌等常发病的快速诊断技术、耐药性机制、免疫制剂制备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已有研究成果

本学科有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预防兽医学实验室)为支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和企事业单位多项科学研究项目,其中科技部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科技厅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14项,科研经费170万。有7项成果获得省、市级政府奖励,其中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辽宁省畜牧科技贡献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编写教材26部,发表学术论文197篇。

四、学科展望

目前,本学科已经在动物源性病毒病、细菌病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下一步将对病原微生物的发病机制、快速检测试剂盒、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疗性生物制剂研发以及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增强技术、免疫学控制技术及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